中文系(珠海)2018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圆满落幕
Body
7月29日,由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举办的2018年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四十多名优秀大学生参加此次活动。本次夏令营旨在提升同学们洞察世界的能力,培养同学们活跃严谨的学术思维,同时,挖掘具有潜力的读书种子进入我系学习深造。
7月27日上午,系主任朱崇科教授在开营仪式上作了简短而精彩的发言,向营员介绍了我系概况及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的办学方向。
开营仪式结束后,屠友祥教授以《<老子>首章疏证》为题首个开讲。语言学科是人文学科的领导学科,而语言问题又是二十世纪文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屠教授选取语言哲学和符号学的角度疏证《老子》首章,为《老子》首章的句读、解释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屠友祥教授主讲《<老子>首章疏证》)
下午,贾智副教授分享了题为《域外汉籍里的文字和音韵》的讲座,贾老师从概念、分类和前沿研究三个方面构建了域外汉籍的宏观体系,从文字和音韵两个方面阐发了域外汉籍研究的学术意义所在,并提出了域外汉籍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贾智副教授主讲《域外汉籍里的文字和音韵》)
系主任朱崇科教授作了第三场学术报告,题目为《学术的进路—以我的鲁迅研究为例》。朱教授介绍了自己在鲁迅研究和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成果,并分析了鲁迅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他以鲁迅研究为例,向同学们传授了学术研究的方法、反作用力等等。
7月28日下午,优秀大学生座谈会在珠海校区海滨红楼15号举行。系主任朱崇科教授、贾智副教授、邓菀莛老师、蓝青老师及硕士研究生张灵馨等参加了座谈会,就目前中文系(珠海)的特色学科设置、学术方向、中山大学珠海校区的图书馆藏设置以及学术研究氛围等方面进行交流。朱崇科教授为同学们讲解了中文系(珠海)的特色学科发展,细致地描绘了中文系(珠海)的未来发展蓝图;邓菀莛老师则以中文系(珠海)的三大科研平台为例向同学们讲述了本系的特色科研平台设置;贾智副教授则与同学们就语言学研究、日本文学、比较文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蓝青老师和张灵馨同学对有关跨专业读研、新环境中的学习心理状态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优秀大学生座谈会)
7月29日,营员们满怀憧憬地参加了我系举办的推免面试,至此,本次夏令营圆满结束。祝愿各位夏令营营友继续开拓文学净土,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学殿堂。